唐山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4月。201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唐山市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唯一一个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位于唐山市中心区北部,由中心区、老庄子镇、京唐智慧港三部分组成,辖区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2.4万。
2018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4亿元,同比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5.6%。2019年前6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4亿元,同比增长10.9%。经过20多年发展,高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在一片原野上建起了一座创新活跃、产业兴旺、人才集聚、环境良好的科技新城。
一是打造了两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了国家火炬计划焊接产业基地和机器人产业基地,其中焊接产业基地规模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三、世界前十;机器人产业基地已聚集机器人及相关企业56家,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产业聚集度领跑全国,并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全国焊接机器人制造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二是培育了高新企业军团。2018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家,累计达到115家,高企总数两年翻了一番,实现倍增,先后培育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特种机器人龙头企业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国内规模最大的焊接装备企业唐山松下,国内轨道交通装备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百川集团,国内超声测流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汇中仪表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不同领域开创了40多项全国第一。
三是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建设了国家火炬唐山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孵化中心和机器人研发中心,成为全省第一家机器人专业孵化器和第一个机器人公共研发平台,率先在全省构筑了研发+孵化+产业化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圈,走出了共享互助的工业合作化道路。此外,全区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其中国家级1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8家,其中国家级5家,孵化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
四是构建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内外资并举,鼓励既有企业上项目,发挥比较优势引项目,先后引进了日本松下、神钢、爱信精机,法国赛诺菲、安盛保险,英国汇丰银行等世界500强企业,建成了日资工业园,累计引进日资企业23家,是全省日资企业最密集区域之一。此外,中冶、中节能、联东、海螺等国内知名企业也纷纷在高新区投资建厂,形成了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商贾云集的良好局面。